一體化智能井蓋解決方案供應商 為城市安全賦能
近日,記者從實驗區交建局獲悉,平潭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建成管廊主體長度30.678公里,完成試點期計劃的100%。
工作人員在管廊內檢查(資料圖)
2016年4月,實驗區入選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試點期間,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兩岸共同家園先行示范區為導向,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高標準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確保給水、電力、通信等城市生命線集中在地下高效安全運行,筑牢了城市“里子”,呵護了城市“面子”。
規劃先行
完善城市管廊系統
城市基礎設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隨著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也成為了城市管理難點。為了破解這些管理難點,從一開始,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就高度重視抓好頂層設計,開展地下管廊專項規劃編制。2013年10月,《平潭綜合實驗區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并批準實施,此后,實驗區陸續建成納入管線6類(給水、電力、通信、廣播電視、中水、直飲水)、最大斷面截面積達33平方米的地下綜合管廊24.91公里,管線入廊并投入使用約3.54公里。
2015年5月,為適應新環境下的地下管廊建設要求,平潭對管廊專項規劃進行了修編,形成了《平潭綜合實驗區綜合管廊專項規劃(修編)》。2016年6月17日,平潭委托有著“新加坡規劃之父”之稱的劉太格及其團隊,對管廊專項規劃進行再一次修編。“在規劃修編過程中,我們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將綜合管廊設置在綠道及綠化帶下,兼顧了綠化、慢道、雨水收集等功能,采用裝配式拼裝技術,嘗試導入‘地理信息系統GIS+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前瞻技術。”實驗區交建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新雅介紹道,根據修編后的規劃,至2030年前,實驗區將建成綜合管廊126.24千米,約占規劃主次干路長度的28%,將進一步完善城市地下管廊系統。
超高標準
促進城市安全發展
在平潭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過程中,整體預制技術可謂一個亮點。何為整體預制?即在預制廠內,通過鋼筋加工、澆筑、養護等工序,直接把綜合管廊的主體制作出來,再運到施工現場進行安裝。“這樣一來,既保證了管廊的質量,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也便于管理。”平潭地下綜合管廊干線PPP項目預制廠廠長楊軍航說。
這是平潭高標準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縮影。據介紹,平潭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以“百年工程”為目標,保證管廊建設水平和公共服務功能。在設計方面,參建單位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管廊設計經驗,引入國內領先的設計單位和經驗豐富的管廊專家,結合平潭實際情況,并制定不低于國家最高標準的設計技術導則,保證管廊設計的先進性和示范性。
此外,在工程質量安全方面,管廊工程建設選用高性能的混凝土和高強鋼筋,運用裝配式施工等新技術,提高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管廊吊裝口、通風口、逃生口、人員出入口的建設在保證實用性的同時,還注重與地面生態環境相得益彰,保證了城市景觀的協調性。”平潭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總工程師余成書表示。
據介紹,實驗區目前已建成地下綜合管廊82.268公里,形成了全區“一盤棋”統籌建設的局面,有力提高了城市綜合承載力,促進城市安全發展,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管理創新
發揮管廊綜合效益
在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實踐中,為破解建設資金難題,實驗區還積極探索管廊項目建設PPP管理運作模式,讓“財政補貼”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改變市政工程單純依靠政府投入的現狀,以實現政府部門、社會資本、城市發展多方共贏。
“在PPP管理運作模式下,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并成立管廊公司,由管廊公司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及維護。”實驗區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模式既能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又能防止不合理讓利或利益輸送,可謂具備了平潭自身的特色。
下一步,實驗區將根據項目建設進度、管線入廊需求等,科學有序推動管廊總體規劃內剩余管廊的建設。為確保管線入廊率,政府投資的市政管線嘗試推行“先入廊再繳費”;管線入廊前期階段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采取政府補貼的方式對運營維護單位進行扶持。
“結合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建設實踐,我們也在培育一批思想作風硬、業務素質精的骨干成員,成立一支專業、高效的運營管理隊伍,探索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模式,不斷提高管廊運營管理的精細度,爭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經驗。”余成書說。(來源:平潭時報)
掃一掃咨詢微信客服